国内最早于80年代末引进人造草坪,直到90年代中后期才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它和塑胶跑道一起成为学校运动场地建造的标准模式,替代了大量原本种植天然草坪的运动场地。尽管由于运动安全、场地特性及公众认知等方面的原因,人造草坪的应用范围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人造草坪的生产制作技术不断得到了创新和提高。现今采用开网单纤维长丝制成的第六代人造草坪在吸震比率、球反弹滚动、转向数值等场地运动指标上与天然草坪更加接近了,甚至在某些特性上还更具优势。在运动安全性能上,新一代人造草纤维在表面涂层、聚合原料上的改良已经可以有效降低皮肤划伤和脚部扭挫伤等运动伤害的发生。人造草坪和天然草坪各自的优势都相对突出,不足和缺点也客观存在,选择使用的时候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来综合考虑。
运动性能与天然草坪相比,人造草坪建造的场地通常硬度要大得多。对气候的影响天然草坪的坪床是泥沙混合体,结构中有充分的孔隙可以在灌溉和降水过程中积累水分,起到涵养水源的作用。但是天然草坪在使用季节收到限制,雨水季节是不能适用的,秋天和冬天自然草枯萎,草坪是不能适用的。
人造草坪的坪床结构由橡胶、混凝土或沥青组成,是不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的,不需要后期维护和整理,可以适用5-8年,长期适用。
所以,现在大部分运动场所已经人造草坪所替代。